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人文大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223讲——《明人别集丛刊》编纂之缘起及相关问题


629日上午十点,受我院邀请,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利华在立言楼B4-1室,作题为“《明人别集丛刊》编纂之缘起及相关问题”的学术讲座人文学院鲁茜副教授、胡志明副教授及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到场听讲讲座由我院王友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郑利华教授介绍了《明人别集丛刊》的编纂计划。该编主要选取明代不同时期特别在文学乃至历史和哲学等领域较有代表性、尤其在上述领域有着独特业绩或显著影响而鲜受学人充分关注或重视的文人之诗文别集,通过精选底本和校本、精严标点和校勘,为学界提供一套较为完善的明人诗文别集整理本。接着他指出《》编纂的缘起,表示明代的文献是近世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出现了一批卷秩庞大的著作,由此构成一笔蔚为可观的文化思想之资产。

他同时指出,作为古籍整理两种重要的形式,影印整理和点校整理担负不同的功能,后者属于一种深度整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更大,较之明集影印整理在种类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现状,系统性的明集点校整理则相对滞后,而这部《丛刊》编纂工作的开展,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谈到《丛刊》的主要特色,郑利华教授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选目要求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以体现文献整理种类较强的系统性,并重点选取一批前人未曾点校整理的明人别集,其目的是弥补明集整理上存在的空阙。二是针对若干种已有整理本问世的明人别集进行重新整理,因为前人整理本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整理质量相对较高,也有的则仍存在很大的修正和补阙的空间,故从纠补阙失、后出转精的角度来说,有选择性地进行重新整理又是十分必要的。而重新整理并不意味着重复整理,它的价值意义更多指向优于前人整理成果的超越性,要达到这一目标,整理者需付出更多的心力。

最后,王友胜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古籍整理是一项非常艰苦而枯燥的工作,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学者应具备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不畏艰辛,甘于寂寞。他同时期待《丛编》的编纂能够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新闻链接】

郑利华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学术专长为元明清文学、明代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和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代诗学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主要著作:《前后七子研究》、《明代中期文学演进与城市形态》、《王世贞年谱》、《王世贞研究》、《王世贞全集·弇山堂别集》(合作主编)等。

/罗妍 王紫云

/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