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潇 图\杨胜军
11月17日下午,细雨纷纷。人文学院志愿团在学工办赵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湘潭市特殊学校开展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以“走近特校儿童,分享成长心情“为主题。
转了几趟车,等志愿者们到特殊学校的时候,特殊学校语训班的小朋友们已经整齐地坐在教室里,等着哥哥姐姐们的到来。“梓杰,梓杰,还记得我吗?”还没进教室,志愿者黄政就迫不及待地朝着教室里的一个小男孩挥手,但是没有得到太大的响应,“意料之中的事,梓杰不太爱理人,我上次花了好久才和他熟悉了一点。”说着黄政就随着老师的安排进了教室,坐到了梓杰的旁边,拉拉他的小手,抱了抱他,试着让梓杰重新熟悉自己。“哥——哥”黄政边带着梓杰读词,边摸着梓杰的声带,感受他发声的强度。“你真棒!”听完后,他用大拇指轻轻点了点梓杰的额头说道。
像梓杰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语训班的孩子大多都是有先天性听力障碍,有的做了耳蜗手术,来特殊学校进行恢复和学习。
茗健今年17岁,她的妈妈是语训班的带班老师,此时正站在启智班的教室里,欣慰地看着志愿者陪着她玩耍。
其实茗健并不在此次活动的对象里,但茗健的母亲为了能锻炼她与外界的交往能力,特意邀请志愿者来陪陪她。令茗健的母亲没有想到是,志愿者很快就和茗健熟悉了起来,一向不爱说话的茗健竟然还与志愿者们进行起了谈话互动。“她智力绝对没问题,只是需要多接触些正常的同龄人。” 茗健的母亲向赵华老师感慨,同时也表扬志愿者很友善,有爱心。
“今天小朋友都很开心,看得出你们真的是很用心、很耐心地在陪他们。希望以后你们也能经常来陪陪他们。”语训班的刘思老师向志愿者们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同时她也建议志愿者在做手工时能多鼓励下他们,“他们很愿意动手去做的,你们要多鼓励他们,夸夸他们,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