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徐小茹 刘德勇
2018年7月5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逸夫楼201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湖南大学教授李仁发,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晓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品德作为特邀讲者,学院党委书记刘红阳,院长刘建勋,副院长周栋、胡勇华,党委副书记周筱芬出席会议,计算机学院全体教师与会。
院内教学研讨
研讨会分为两部分进行,上午8点开始进行院内教学研讨。首先,刘建勋院长从省内外计算机学科和学院学科科研情况开始分析,他说道:“本科生是立校之本也是立院之本”,由此引出了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以及开发本科生软件开发能力提升计划的思考。
随后,计算机学院各专业系主任依次进行了教学探讨报告。其中基础课部主任姜磊分析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核心计算思维,并从计算思维和对同学们的计算思维的培养以及各类算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信息安全系主任刘桂开对拓展教学外延,提升信息安全专业特色与在场老师进行了交流。他说到信息安全的特点包括:涵盖广,各学科交叉;学习内容多,要求较高;信息是核心,而技术是基础。网络工程系主任念其锋讲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他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战略等六点内容以及网络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的三个着眼点。
会后,计算机学院老师被分为五组,针对软件开发能力提升计划,本科生导师制以及教学评优方案进行讨论。
专家教学报告
下午2点半,计算机学院特邀讲者李仁发、毛晓光和陈品德三位教授在逸夫楼201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平量的举证”、“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及“优化教学的观点与方法”的专题报告。
报告开始前,刘红阳书记宣读了我院“持续贡献奖”获奖名单,陈燕晖和向德生老师因对学院ACM集训队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奖项由刘建勋院长颁发。
李仁发教授就“为什么搞认证”、“认证机制与标准”、“评量规范与方法”及“认证的实施过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含义。他提到,要想实施专业认证,需要在观念上转型,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对比了我国台湾、大陆及美国的认证机制和标准,以此为依据,批判性地提出了他的见解。我国大陆在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及学分分配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对此,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方面,我们能走得更远。
随后,毛晓光教授结合他的实践过程,分享了一些对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看法。他表示,实现基础知识转移是程序设计的根本所在。他也强调,不能给学生提出太明确的问题,要做到问题充满“噪音”,技术方法“不明”,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从而真正将知识点掌握并为自己所用。他以“小球斜抛涉及的运算”、“圆周率计算”、“商品房市场分析”等具体的问题为例,详细讲述了他是如何提出问题,引发同学思考,并循序渐进地改善解决方法的。
在听完以上两个报告后,陈品德教授表示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将大半生投入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切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他对优化教学的观点与看法。他表示“教书是个‘良心活’,大多数老师只是默默无闻,冷暖自知。”他以两则故事为例,引出三个启示,并发表他的看法。之后,他就“何为好课”分享了他的合格及优秀标准,并以此对“如何设计一门好课”提出他的见解。
最后,刘建勋总结报告内容,并希望我院在本次研讨会后能有所思考,有所进步,进一步推动并改革本科教学工作,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及加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培养。至此,计算机学院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