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规啼血精神建艺
涵天人合一灵韵栖居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陈子涵,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用匠人的品格营建梦想”的经历。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的初心始于我的家乡——湖南常德。十余年时间、十余版专项规划以及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我看着家门前的臭水沟华丽变身城市“绿腰带”,也见证了这座千年古城的“人文复兴”与“完美蜕变”。震惊于规划魅力的我立志做一名规划师。
带着这份初心,在17年夏天,高考结束后的我来到了湘潭,走进湖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月湖片区的空间建筑以及规划专业的软硬件设施都深深吸引着我,坚定了我的志愿选择,于是,我以超录取分数线31分的成绩,毅然决然地填报了湖南科技大学,认定了城乡规划专业为我毕生所求。
初进大学,对专业一知半解的我却被现实狠狠击垮,屡屡碰壁: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不断拓展的横向知识、屡次调整的方案和改了又改的图纸细节,可以说是“上不领空间之奥义,下不解细部之建构,左不逢美学之灵光,右不见前途之敞亮,头脑昏昏然也,不知何所从。”我开始迷茫:城乡规划到底是怎样一个学科?
我在第十届青春之歌报告会找到了答案,我的助班在舞台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城市规划的本质,是服务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让困顿的我找回了已然迷失的初心与热爱。
正所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苦,是必然的,我逼着自己,从不会到会,从绘画零基础到能够自主推敲设计,从文科生蜕变成文理兼备辅以艺术的综合性选手。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练习,使我精进不止:大一,所有专业设计课程全优;大二,半数课程成绩居专业第一;大三,十四门课程成绩满绩,连续三学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大四,积极参与专业设计类竞赛,斩获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佳作奖等。
而不断在设计方面取得成果的我也渐渐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大三暑假,顶着烈日酷暑,团队多次往返湘潭响水乡,实地挖掘当地的特色元素,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身体力行地扎根中华大地。1个多月的日夜奋战,4次设计汇报,8次视频通话,项目在一次次地交流反馈中不断推进。最终在设计落地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当地政府与百姓的认可,获得了政府及学校给予的的“优秀志愿者”称号,也用设计实践给村庄带来更好更优更全面的发展前景。
如果说专业学习与实践让我坚定了未来之路,那么学生工作便是我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助力器”:在学校,在湖南科技大学,作为第三次党代会的学生党员代表,很荣幸能替广大同学们发声,尽自己所能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建艺院,在团委学生会,从干事到副主席再到支部副书记、新生养成教育辅导员以及一方工作室负责人,我在不同的岗位留下汗水和欢笑,给了我太多成长与提升;在班级,在17城规,我曾担任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班长等我们携手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成为了彼此家人一般的存在。4年时间,10段任职经历,12个集体奖励,我始终牢记奉献,也用坚持与汗水换来了鼓励与嘉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我的座右铭,也在我身上得以验证。今年九月,临时得知学院增加推免名额,我毫无预料,错过夏令营,预推免正打得火热,机会所剩无几,我该何去何从?天性不服输的我选择迎难而上。一切从零开始,准备报名材料、制作简历作品集、筛选院校、整理资料、模拟面试、熬更守夜。我用四年的坚实积累和15天时间的全力以赴拼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面试的三所院校均斩获offer,成功推免至千年学府——湖南大学。
从初遇到今天,我与科大相识了1600多个日夜,我曾有过迷茫,也曾有过彷徨,但如今我奋进着、努力着,1段辅修经历、10个任职经历以及51项奖励,都让我离梦想越来越近。感恩科大,感谢我的家人、老师以及同学们,让我唱响了属于追梦人的芳菲之歌!
我是陈子涵,做优秀的规划人,立志让规划造福更多的人,将这份精神传递开来,助力祖国未来人居建设,我在路上,也一直会在!
谢谢大家!